舒肺达肝法,是我多年来的医疗经验,肺主诸气,调节脏腑的功能,经云:“肺者相傅之官,制节生焉”。这说明了肺对人体活动的重要性。肝为藏血脏器,疏畅人身血液之流通,主管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,经云:“肝者将军之官,谋虑出焉”。这说明肝在人体中对人的思维和毅力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脏器。

在人的正常生理状态中,体内气血的活动能够保持一定的生理平衡,关系肝肺两个脏器的功能相互制约,这就是所谓相反相成之理。

01

(一)气乱生百病 调理寻肝肺

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气化,“生化之道,以气为本……人之有生,全赖此气”,气一乱,百病丛生。我本此思想在临床上,对疾病的发生,发展,转归,都注意脏腑的气化功能。所以,在治疗疾病时,强调展运气机,注重肝肺气机的宣降条达。

肺朝百脉,气贯五脏,为宗气出入之所,气机升降之枢。肺失宜降,内脏诸气无法升降,血液中的浊气无法排泄。血液的流行之所以能达周身,全靠肺气之输送。所以前人说:“肺主诸气,运行不息,如天行之健”。又说:“诸气贲郁皆属于肺”,这说明肺气关系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至为重要。

肝主疏泄,性喜条达,主藏血液,为情志调节之枢。内脏之气的舒展,气血的和平,精神的活跃,水谷的代谢,皆有赖于肝气的条达疏泄。肝肺之气调,则诸气皆调;肝肺之气乱,则诸气皆乱。气乱生诸病,诸病在发生、发展、转归过程中,又易乱于气。

所以许多疾病,都与肝肺气机不达,有着这样或那样,间接或直接的密切关系。有些疾病,多方治疗无效,看来复杂,但若从舒肺达肝着手,把握应变,均能取得满意疗效。

02

(二)着眼通展药贵轻灵

气血以通行展运为顺,展运之法,不在重剂,妙在根据脏腑的生理特性,寻其郄窍,巧转千钧。特别是舒展肝肺气机,用药尤重轻灵。

盖肺为娇脏,不耐寒热,清肃之体,难任厚味;肝为刚脏,不胜燥烈,舒柔之质,难负滋腻,故凡大苦大寒,大温大热,大辛大燥,大甘大腻之药,皆非所宜。欲使肺舒肝达,必须注意寒温适中,宣补适中,滋养适中,疏利适中,才能遂其宣降条达之性。

在这方面,我是深有体会的。我日常治病,多用黄芪、北沙参、桔梗、甘草、桑叶、枇杷叶、银柴胡、浙贝母、青蒿草、白头翁、白芍、地骨皮、川楝、香附、防风、荆芥······等辛平甘润,轻清灵活之品。

方中黄芪、北沙参合用,不寒不热,味薄气清,补肺益气而不壅滞,桔梗、甘草苦甘合化,开提肺气而不耗散;白芍、地骨皮甘寒清润,养血柔肝而不滋腻;香附、川楝行血中气滞,气中血滞,疏肝解郁而不温燥;桑叶、枇杷叶、银柴胡、浙贝母、青蒿草、白头翁均皆清凉灵活,清肺凉肝而不遏郁;防风、荆芥辛平甘润,宣畅肝肺而不辛烈。药不在多,贵在精灵,识此妙法,泛应曲当。

03

(三)舒达肝肺 兼顾其它

百病生于气,以气郁为多,气郁诸病,又以肝郁不达者为多,肝郁不达,又以肺气不畅者为常见。肺气不畅,与肺虚无力有关,肝郁不达,与肺虚不宣有关;欲开肺气,必须补肺,欲达肝气,必先舒肺,补肺才能制肝,舒肺才能达肝。

所以我在舒展肝肺气机的处方中,几乎每方都是黄芪、北沙参、桔梗、甘草并用,一补一开,以舒张肺气。其中黄芪、北沙参均为等分,用量也较重,每剂从20~50克不等。由于平淡之药,非重用难建奇功。其它清肺、凉开、柔肝、疏肝诸药,则因证而施,不必悉用。并适当照顾兼证,根据病情,辅以它药,广泛用于许多病证。兹就治疗某些常见疾病的处方,例举数则,以示加减变通之法。

1.治妇科疾病,月经不调常用药

黄芪、北沙参、桔梗、甘草、青蒿、桑叶、白头翁、丹参、香附。

女子以血为本,治妇科诸病,以理血为主,故四物汤为妇科常用方。我意以调气为主,从肝肺着眼,制立此方以代逍遥散,因逍遥散药偏辛温,着重行气活血。妇科月经不调诸证,以肺虚肝郁,血热血滞者为多。此方以舒肺达肝,清肺凉肝为主。略佐丹参,活血行滞,用之临床,每收效验,这是在治妇科病中,另辟一法。

2.治痢疾,里急后重常用药

黄芪、北沙参、桔梗、甘草、青蒿、枇杷叶、白头翁、白芍、黄连、焦山楂。

肝热下迫,热痢下重,用黄连、白芍、白头翁、焦山楂,这是常法。伍以黄、北沙参、桔梗、甘草、青蒿、枇杷叶,舒肺达肝,清金平木,上下同治,古方新法,寓意其中。尿道感染、尿频尿急,与痢疾同源异流,亦守此法。去焦山楂、青蒿、枇杷叶,加桑白皮、地骨皮、银柴胡,清热熄风养肝肺之阴,白茅根清利湿热,制止频急。

3.治湿温,湿遏热伏常用药

黄苌、北沙参、桔梗、甘草、青蒿、浙贝母、栀子、原朴、石菖蒲、白茅根。

湿温病,一般多是以三仁汤、甘露消毒丹加减。从历年临床实践经验中,我认为:湿温病,湿遏热伏,气机不畅,三焦不利之证,不益气直肺,气机何以通展?湿热何以透达?不舒肺达肝,三焦何以通利?湿热何以下渗?因而制订此方,以治湿温病,湿遏热伏,肺虚不透及用三仁汤、甘露消毒丹无效之证。此方除有三仁汤开上、畅中、渗下和甘露消毒丹清热化湿之功外,还具有益气透达之力,用之得当,效若梓鼓。

4.治坐骨神经痛常用药

黄芪、北沙参、桔梗、甘草、桑寄生、玉竹、生地、熟地、龟胶、黄连、田三七粉。

肝主筋,肝郁化火,灼伤阴液;血不养筋,则筋脉痿痹疼痛,余对此证的治疗,首应开肺,肺气不开,则肝气不达,郁火不清,肺气不开,输泄无权,则津液不布,筋脉失养。余积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,以此加减,治疗某些已用祛风湿、利关节及舒筋活络之药无效的坐骨神经痛而收治效。喻嘉言治痰证,有“金代木荣”之法,着眼肺热。余侧重肺虚,源同流归,或可补前人不足。

5.治情志所伤,悲忧气消,精神委顿,神志昏愤,甚或惊恐易怒,烦躁闷乱方

青蒿、黄芪、北沙参、甘草、桔梗、黄连合甘麦大枣汤,酸枣仁汤加减。

悲忧伤肺,肺气无权,肝气不升,脾气不运,心气不调,五脏气馁,势所必然。但肺为主气之枢,肝为精神调节之所,肺运无权,肝气不达,肝郁化火,则情志暗伤。故治此证,当以宣畅肺气,条达肝气为主,适当辅以运输脾气、和调心气之品。肺气无权,肝气不达,专于安神镇静是无济于事的。故于甘麦大枣汤、酸枣仁汤醒牌养肝的基础上,重用川芎,振升肝气,配以黄连泻火平木,更加黄芪、北沙参、桔梗、甘草运输肺气,气机一转,五脏机能正常,精神自振。

04

病案举例

例一:虚弱性病证

徐××,女,60多岁,家庭妇女。身体虚弱,精神不振,经常感臂,咳嗽有淡,鼻塞流涕。每日下午七时,头面出汗,有时扩展到上半身。汗出时,全身烦躁发热,汗出后全身怕冷,整天畏寒,畏风,畏冷水,舌干口燥不欲饮,手心发热,一身酸痛,夜晚口干口苦,自觉有血腥气味,食纳无味,食甘发酸,少气懒言,四肢无力,面色白,形容憔悴,夜尿多,大便、体温无变化,舌苔白厚而粗糙,舌质淡,两脉沉细。西医检查,未发现异常,有时给点助消化药或营养药。中医有主气虚感冒的,用玉屏风散加味;气血两虚的,用八珍、十全加减;也有从阳虚或阴虚论治的。历经数年,久治不愈。

此证比较复杂。气虚有食滞,血虚有热,肺气无权,肝虚不达,脾虚不运等型。补气难用甘温,壅气助燥,补血难用滋腻,滞脾呆胃。补者,调其虚实,和其顺逆也。本证治疗,宜以益气舒肺,养血调肝,运输脾气为主。肺舒肝达,脾气运转,则气血有生化之源,郁热有透达之路,遮几热可清,汗可止,食可化,苔可退。

处方:黄芪30克,北沙参30克,桔梗10克,甘草3克,淅贝10克,白芍10克,地骨皮10克,淮山30克,神曲10克,炒谷芽10克。连服5剂,汗渐止,烦渐除,苔稍退,食稍进。二诊、三诊俱守原方加减,渐趋康复。后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收功。

此方黄芪、沙参补肺益气,桔梗、甘草舒肺达肝,淮山、神曲、谷芽,一补一消,运输脾气,白芍、地骨皮养血柔肝;浙贝母解郁散结。且白芍配桔梗,一敛一开,舒肺而不耗气;甘草合白芍,酸甘化阴。全方不寒不热,不磨不腻,补气养血,运脾达肝,主次分明,兼顾全面。补气不用党参者,嫌其甘壅,补血不用归、地,防其腻滞;补脾不用白术,恶其湿燥也。

例二:精神病证

陈××,男,28岁,工人。因受刺激,忧思成疾,遂成精神病症。神志紊乱,举动失常,食欲减退,夜寐不安,舌上无苔,脉象弦涩。经服中西药品,病仍不解,病情逐渐加重,不认亲疏,拒诊打人。

此证系属肝脾气郁,肺失制节。脾主思,思则气结,气结则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。肺气不舒,肝气不达,郁而生热,心经受害,故症见食欲不振,夜寐不安,神志紊乱,举动失常等等。舌上无苔是里虚之象,脉弦涩是气郁血滞之证。本证治法,当以宜畅肺气,运行脾气,条达肝气,清泄心气为主。因肺舒肝达,脾气运转则心气和畅,气血流通无阻,郁热有透达之机,庶几情志清,烦可止,味口开,神可安。

处方:青蒿10克,黄芪30克,北沙参30克,桑叶10克,桔梗10克,甘草3克,厚朴10克,焦栀子10克,石菖蒲6克,黄连10克。只服两剂,神志清醒,要求服药,能自动散步。二诊按照原方加减,连服5剂,渐趋康复。后用清肺养肝之品,以善其后。

此方黄芪、北沙参一阴一阳,益气清肺,树其清肃之令。桔梗、甘草辛苦甘凉,开提上焦,解散肺郁,由此肝气能达,脾气能运。青蒿、桑叶轻清透达肝胆之气, 令郁热有放散之路。厚朴、栀子一升一降,运行脾气,清泄在里郁热。菖蒲、黄连芳香透络,除烦安神。本方是按脏腑机制之理组成,不是机械地专补耳。

例三:妇科病证

袁××,女,40岁,干部。原有胃溃疡病,不能食糖,食则泛酸。胃中嘈杂,喜暖畏寒,气力不足,易于感冒。1982年2月,经水适来,劳力过度,经水遂止,小腹作胀,净后四、五日,经水复至,量较多,延至十余日不净,间或下红黄水,气带腥臭。曾经他医给予补中益气汤,小腹反胀,饮食乏味,精神不振。西医疑为早期子宫肌瘤。

此证为肺虚肝热,瘀浊内阻,治以补肺平肝,清热化浊。

处方:黄芪30克,北沙参30克,白头翁20克,青蒿10克,桔梗10克,甘草3克,黄连10克,薏苡仁30克,焦山楂30克,石菖蒲6克。连服5剂,腹胀减轻,精神转振,口味转佳,红黄浊液、气味渐清。二诊、三诊均守原方加减,病情好转,现已康复。

此方治法仍以益气舒肺,条肝运脾为主,稍作变化,药症契合。盖湿浊瘀阻是由肺虚不能舒展,肝郁不能条达所致。特别是妇科病症多是心胸不舒,情志不遂的。所谓思则气结,忧则气郁,久则气郁血滞,气变为湿,血变为浊。此病如不舒肺达肝,则清气不升,浊气不降,单用升提,等于闭门留寇;专事攻逐则正气未免更伤,病反加重。是以制立此方,扶正而不碍邪,祛邪而不伤正,立法精当,自必有效。

例四:眼科病证

王××,女,45岁,干部。自诉两目模糊,视物不清,特别是左眼模糊尤甚,目眶作胀,心烦胸闷,左下肢浮肿,呼吸气少,小便有热感,并有痔疮,脉沉细,舌润无苔。西医诊为白内障。

此证系肺气不足,肝经有热所致。根据五行生克制化之理,属于金虚不能制木,水虚不能涵木。目为肝窍,肝血虚则虚火上升,目失所养,故视物不清。治法主以舒肺达肝,养阴明目。

处方:青蒿10克,黄芪30克,白头翁15克,北沙参30克,桑叶10克,桔梗10克,甘草3克,白芍10克,黄芩10克,生地30克,珍珠粉3分。连服5剂,两目清爽,下肢肿消,目眶胀减,气力较充,头亦不痛,但下肢仍有酸感。二诊、三诊俱照原方,共服10剂,两目重明,诸悉痊愈。以杞菊地黄丸巩固疗效。

为了开创中医学术交流新局面,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未敢嘱尔而息,特爱笔成编,提供读者参考。由于笔者学识空疏,不当之处敬请指教。

来自: 普朗克1 > 《例方》举报/认领
上一篇: [转] 胃苓汤(《中医治法与方剂》)
下一篇: 夏季常用的清暑益气汤
猜你喜欢

0条评论
写评论...
发表
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

类似文章更多
如何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便秘?

杏仁15克 牛膝15克 桔梗12克 桃仁15克 当归20克玉竹10克 火麻仁15克 生地15克 生甘草9克方解:该证型以肠道津亏燥结,肺失宣降为主要矛盾,方中以杏仁、桔梗宣降肺气,以玉竹、火麻仁、生地黄增...

张重华(全本)

喉属肺系,故本病在肺。3、声门闭合不良:此多为肺脾肾亏虚而致,《医门补要》:“肾为声音之根,肺为声音之户,虚人劳力,损上元气,气海空浮,丹田气不与在上肺气相接,故喉哑难出声。”《景岳全书》...

气短,干咳。糖尿病

糖尿病。气短,干咳。气短30多年了,秋天受凉后气喘,口臭有时候有,痰不多。炒白术10防风6生黄芪20沙参10.麦冬15桔梗6茯苓6炙甘草6.生黄芪20沙参10麦冬30桔梗6 ...

黛蛤麻果汤治疗小儿咳喘

黛蛤麻果汤治疗小儿咳喘。主治小儿肝肺蕴热,肺失肃降所致的咳嗽、痰多,气喘、夜寐不宁,大便干结等症。沙参清肺养肝,止咳祛痰。甘草清热解毒,润肺祛痰。证属:肝郁化火犯肺、肺失宣肃。【按】 黛...

补气化痰汤 黄芪45~60克 桔梗9克 沙参24克杏仁9克 紫菀

补气化痰汤黄芪45~60克 桔梗9克 沙参24克杏仁9克 紫菀补气化痰汤黄芪45~60克 桔梗9克 沙参24克杏仁9克 紫菀9克 云苓10克百合12克 半夏12克 甘草9克功能补气平喘,止咳化痰。方解 方名取义于丹溪谓“...

名中医王文玺治疗肺病有奇方

名中医王文玺治疗肺病有奇方。二、宣肺气;南沙参为肺象气分中理血之药,色白体轻,疏通而不燥,润泽而不滞,血阻于肺者,非此不能清也,从而达到补肺之功也。二、宣肺气,肺气既虚,不能则合清肃之合...

肺热口辛。胆热口苦。心热口苦。​肝热口酸。​脾热口甘。胃热口淡。​胃火口臭。口燥。肾热口咸。桔梗、山栀、炒芩、桑白皮、天冬、麦冬、沙参,

胆热口苦。心热口苦。桔梗、山栀、炒芩、桑白皮、天冬、麦冬、沙参,肺热口辛。肺热口辛,桔梗、山栀、炒芩、桑白皮、天冬、麦冬、沙参,胆热口苦,柴胡、草龙胆、枣仁、茯神、生地、生甘草。心热口苦...

5.1扶正理湿汤(张作舟)

药用南沙参15克、北沙参15克、黄芪15克、太子参15 克、麦冬10克、茯苓10克、车前子10克、泽泻10克、青蒿15 克、黄柏10克、陈皮10克、甘草10克,十四剂后水疱干燥,已无新疱疹出现,精神渐佳,原方加地...

治疗梅核气验方声带息肉秘方声带小结名方

治疗梅核气验方声带息肉秘方声带小结名方。治疗梅核气验方声带息肉秘方声带小结名方,百年中医世家,毕生经验,诚心奉献,请关注作者、赞赏、转藏等(体质不同、仅供参考)。主治:慢喉瘖,如声带息肉...

个图VIP年卡,限时优惠价168元>>
x

普朗克1

关注 对话
TA的最新馆藏
一寒生百病!送你10味药,逼出五脏六腑的寒气!建议收藏!
[转] 【关节病良方】桂枝芍药知母汤
22个方子,全都出自名医!是不是权威您说了算
[转] 230奇效良方脑血栓19方
[转] 黄煌自拟四味健步汤,石斛、赤芍、怀牛膝、丹参各30g,糖尿病足,脉管炎
老中医 绝密经验方荟萃解析
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更多
汤液经法图_养生课堂_天涯博客阅173
【引用】耳鸣方阅97
夏季做好日光性皮炎防护工作阅45
日光性皮炎怎么办?饮食需要注意什么?阅411
生姜泻心汤的智慧阅415
热门阅读换一换
2021高考语文 试题(全国甲卷)及官方答案阅46366
2021年质量管理知识竞赛答案阅474599
22个Excel表格操作技巧,超实用!阅137952
油茶树栽培管理技术阅24465
《玉匣记》全文阅220409